你的位置:杏耀开户 > 最新动态 > 李白五古《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》读记
李白五古《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》读记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0:44    点击次数:57

李白五古《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》读记

(小河西)

此诗作于至德元载(765)。屏风叠:庐山岭名,也叫九叠屏。【《舆地纪胜-江南东路南康军》卷25:“(九叠屏)在五老峰之侧,唐李林甫女学道此山,山九叠如屏。李白诗云:'屏风九叠云锦张’。又云:'一往屏风叠,乘鸾着玉鞭。’”《庐山记》(宋-陈令举):“汉武帝过九江,筑羽章馆于屏风叠,下临相思涧。今五老一峰,叠石如屏嶂,盖其故地。”】

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(李白)

昔别黄鹤楼,蹉跎淮海秋。俱飘零落叶,各散洞庭流。

中年不相见,蹭蹬游吴越。何处我思君?天台绿萝月。

会稽风月好,却绕剡溪回。云山海上出,人物镜中来。

一度浙江北,十年醉楚台。荆门倒屈宋,梁苑倾邹枚。

苦笑我夸诞,知音安在哉?大盗割鸿沟,如风扫秋叶。

吾非济代人,且隐屏风叠。中夜天中望,忆君思见君。

明朝拂衣去,永与海鸥群。

【注释】蹉跎:失时;失意;虚度光阴。《洛阳伽蓝记-正始寺》(北魏-杨炫之):“若乃绝岭悬坡,蹭蹬蹉跎。”《咏怀》(魏-阮籍):“娱乐未终极,白日忽蹉跎。”《和王长史卧病》(齐-谢朓):“日与岁眇邈,归恨积蹉跎。”

淮海:指以广陵郡(扬州)为中心的江淮一带。

蹭蹬:险阻难行;失势貌。《海赋》(木华):“或乃蹭蹬穷波,陆死盐田。”李善注:“蹭蹬,失势之貌。”《赴冯翊作》(唐-储光羲):“蹭蹬失归道,崎岖从下位。”

中年:隔年。《礼记-学记》:“比年入学,中年考校。”郑玄注:“中,犹间也。乡遂大夫,间岁则考。”

天台:山名。今浙江天台县北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6台州(临海郡)临海县:“天台山,在县北一十里。”

会稽:今浙江绍兴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6越州(会稽郡)会稽县:“东南至台州四百七十五里。……西北至杭州一百四十里。……大海,在州东四十里。”

剡溪:今浙江嵊县南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6越州(会稽郡)“剡县,望。西北至州一百八十五里。……天姥山,在县南八十里。剡溪,出县西南,北流人上虞县界为上虞江。”

一:自。《咏史》(唐-卢照邻):“一为侍御史,慷慨说何公。”度:同“渡”。《南史-恩幸传-孔范》:“长江天堑,古来限隔,虏军岂能飞度?”

楚台:楚地楼台。如章华台。泛指江汉一带。此或指李白早年“酒隐安陆,蹉跎十年”(引自李白《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》)。

荆门:荆门山,借指荆州。屈宋:屈原与宋玉,皆荆州人。

梁苑:西汉梁孝王的园林,也称兔园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7宋州(睢阳郡)宋城县:“兔园,县南十里。汉梁孝王园。

倒、倾:倾倒。邹枚:邹阳和枚乘,皆梁苑宾客。

夸诞:夸大虚妄,不合实际。《荀子-不苟》:“言己之光美,拟于舜禹,参于天地,非夸诞也。”

大盗:指安禄山。鸿沟:古运河名,自今郑州荥阳以北起,曾是楚汉分界线。《史记-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乃与汉约,中分天下,割鸿沟以西者为汉,鸿沟而东者为楚。”

济代:济世。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,改“世”为“代”。

海鸥:《列子集释-黄帝篇》:“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,每旦之海上,从沤鸟游,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。其父曰,'吾闻沤鸟皆从汝游,汝取来,吾玩之。’明日之海上,沤鸟舞而不下也。”

【诗意串述】此诗首四句写惜别。昔日在黄鹤楼分别后,俺曾蹉跎在淮海扬州。咱俩都像飘零的落叶,分散在洞庭湖支流。接着十句写游吴越及之后经历。隔年咱俩没再相见,独自失意在吴越漫游。在什么地方曾想起您呢?好像是月光照着绿萝的天台山头。会稽风光确实美好,俺又绕道剡溪返回。云山仿佛从海上生出,人好像从镜中走来。自从渡过浙江返回安陆,十年之中醉酒江汉。末十句写自己诗才及志向。诗才倾倒荆州的屈原宋玉,倾倒梁苑宾客邹阳和枚乘。有人说俺诗文夸张荒诞让俺苦笑,只有你才是俺的知音。安禄山叛军割裂大唐山河,就像秋风扫下落叶一样。俺并非可以经邦济世之人,姑且隐居在屏风叠。夜半时分仰望天空,思念着你啊想和你相见。明天就要拂衣归去,永远将与海鸥为群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